《于氏王后》剧情解析:娶嫂婚、寡妇改嫁在高句丽属常见,于正熙的“毒”是否被调包?
▼
韩剧《于氏王后》剧情改编自真实历史,第一季完播后引发热烈讨论!剧中的“赈贷法”、“娶嫂婚”等都是真实存在的,不仅如此,与国王高男武之死有密切关联的太阳神女撒比也是从朝鲜神话太阳神“桓因”改编而来的角色。小编整理出《于氏王后》5大剧情解析及网友猜测,趁着第二季开播前,一起往下了解看看吧!
《于氏王后》剧情解析1:“粮食借贷”由来
第一集中朝廷大臣们纷纷要求废除“赈贷法”,认为会造成地区财政亏损。赈贷法为春季谷物不足的百姓出借粮食,到了秋季再还,为一个救济贫民的政策。根据《三国史记》记载,194年故国川王(即高男武)外出打猎时,无意间到了一个闹饥荒的村庄,下定决心解决百姓饥荒问题,因而制定了一个农业制度,允许人民在3月~7月间借贷粮食,并在10月时归还所借粮食。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于氏王后》剧情解析2:高男武为何假装不爱于正熙?
第二集高男武故意当着于正熙的面,让衣着裸露的宫女含着冰块替自己的身体降温,且在别人面前也总是对于正熙爱搭不理,一副不在乎她的模样。所有人离开后,乙巴素告诉他,方才的情况也会被人传到朝廷大臣耳里,而高男武却问乙巴素,难道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保护王后吗?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从前面便可以看出,朝廷中有许多部族都在觊觎着王位,高男武外出打仗时,不少人盼着他战死沙场,得知他收复先王丢失的土地后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担心百姓会更加拥护他,甚至还想拉于正熙下台。由此可见,高男武与他身边的人都处于非常危险的情况,为了不让于正熙也陷入危险,他只能装作不在乎她,好让其他部族不把主意打到于正熙身上。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于氏王后》剧情解析3:“太阳神”神话(桓因)
剧中的“太阳神”似乎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大神女“撒比”则为王身边负责算命、卜卦与命定吉日的女祭司。《三国遗事》对此文献的记载主要依据于已散轶的《古记》和《魏书》,在朝鲜民族神话中,太阳神是为朝鲜神话中的主神,桓因的庶子桓雄想下凡,因此太阳神桓因选了三危、太白二地,并给了桓雄三个仙符印作为天上神仙的标志,桓雄与熊女的儿子檀君是朝鲜半岛第一个地区檀君朝鲜国的开国者。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于氏王后》剧情解析4:高句丽的“婚俗”
第四集乙巴素向于正熙提出“娶嫂婚”的意见,表示若嫁给三王子高发岐,便有机会保住家族地位,也能阻止部族王权相争。高句丽时代是实施“一夫一妻制”的,且允许男女以己意自由婚配,成婚后男方入住由女家准备的“婿屋”——女方家在大本屋后面建造一个小别宅,太阳下山时,丈夫来到妻子家门外,点名后下跪鞠躬,请求跟妻子睡觉。这样请了两三声,妻子的父母就让他进去,生下孩子长大后,丈夫才能带着妻子回到丈夫的家。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不过高句丽虽然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并不认为男女之间有染为可耻之事,相反的,男女的性关系非常自由,就算双方是已婚状态也不会受到约束。因此在这种风俗之下“男女多相奔诱”,而“寡妇改嫁”也是很常见的事。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而剧中于氏王后在故国川王死后改嫁其兄弟也是真实历史记载的,于氏在国王离世后,由于二人膝下无子,于是便改嫁给高句丽四王子高延优,为山上王,而于氏则掌握大权。后来山上王在打猎途中遇到对一名女子一见锺情,于氏得知后曾计划暗杀该女子但没成功。后来该女子成为山上王的小后,并为山上王生了一子,即后来的东川王。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于氏王后》剧情解析5:于正熙的“毒”
第三集中,于顺想为国王沐浴遭到拒绝,一时崩溃的她接受了大神女的提议,使用了催情药,大神女告诉她,只要滴下一滴,就可以让国王对她动情。然而于顺却贪心的连续滴了好几滴药,最后导致国王猝死。不过后来被乙巴素等人质问时,大神女却表示催情药只会让人产生情欲,并不会致人于死地,且通过“反揭法”确认后,乙巴素认为国王是被“毒死”的。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另一边于正熙在出发前往找三王子高发岐前,在自己的首饰盒底下拿出一瓶药——这是她打算在自己走投无路时服用的毒药。许多眼尖的网友发现该毒药的瓶子与大神女给于顺的催情药的瓶子一模一样,因此有不少人猜测国王的死因除了有于顺过量滴入催情药的可能之外,与药瓶被调包或许有很大关系。
图片来源:《于氏王后》
延伸阅读:《于氏王后》7大剧情看点!池昌旭大尺度出演,全钟瑞大女主继承后位
延伸阅读:池昌旭《于氏王后》评价惨!2024豆瓣最低分韩剧TOP10,《篡位》4.9,冠军4.1分真的烂
延伸阅读:《欢迎回到三达里》结局后演员近况!申惠善挑战多重人格角色,池昌旭睽违11年演古装剧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